網路附加儲存,(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
一種專門的資料儲存技術的名稱,它可以直接連接在電腦網路上面,對異質網路使用者提供了集中式資料存取服務。
圖片引用http://sofree.cc/synology-ds414j/
NAS 的主要特性
我們對NAS的定義同樣可以通過物理架構來看。
NAS使用了傳統乙太網和IP協議,當進行檔共用時,則利用了NFS和CIFS以溝通NT和UNIX系統。
由於NFS和CIFS都是基於作業系統的檔共用協定,所以NAS的性能特點是進行小檔級的共用存取。
從NAS的簡單機制可引申出它的一些明顯的優缺點。
優點方面:
1、NAS的部署非常簡單,只須與傳統交換機連接即可;
2、它的成本較低,因為NAS的投資僅限於一台NAS伺服器
3、NAS伺服器的價格往往是針對中小企業定位的
4、NAS伺服器的管理非常簡單
5、它一般都支援Web的用戶端管理
6、對熟悉作業系統的網路管理人員來說,其設置既熟悉又簡單。
7、省電設計。
NAS的缺點:
1、從性能上看,由於與應用使用同一網路,NAS會增加網路擁塞,反過來 NAS性能也嚴重受制於網路傳輸資料能力
2、它的擴展性問題,增加一個NAS設備相對簡單,但我們很難按應用來做存儲的動態分配,也很難在NAS內部進行存儲擴展;
3、從資料安全性看,NAS一般只提供兩級用戶安全機制,雖然這能簡化使用,但還需要使用者額外增加適當級別的檔安全手段。
4、當發生硬體性或軟體故障時,整個系統處於癱瘓狀態,短時間內很難恢復。
5、因為NAS屬於網路設備,處理能力以及安全機制非常不穩定。
6、一般NAS用的為SATA硬碟,速度根本達不到需求,SATA硬碟由於製作工藝等原因,所以很容易損壞,造成資料丟失。
由此可以看出,NAS主要適合應用於檔共用任務:在典型的如UNIX 環境下的NFS 和在Windows NT 環境下的CIFS 提供了高水準的檔同時存取保護。另外,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者可以在資料庫應用中謹慎使用 NAS 解決方案,這類情形通常限於以下條件:大多數資料存取為唯讀方式、資料庫小、存取量低、且不指定預定性能,資料不是很重要的情況下。這時,NAS解決方案有助於減少整體存儲成本。
資料救援由資料救援服務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http://datatw2015.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