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時候硬碟正在使用,會『噹噹』直響,然後無法繼承讀寫資料,再次重新啟動電腦,在 BIOS裡也不能找到硬碟了。這類故障,有時候硬碟還能夠找到,比較的典型的故障表現是硬碟剛開機時使用正常,但是當硬碟使用一個或兩個小時後,就發生上面的現象。筆者碰到這種情況最多的是一些老硬碟,好比昆騰10G、15G和20G,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表面看起來這似乎是硬碟的某個晶片問題,造成硬碟工作癱瘓。但當故障發生時,我也試著用手接觸硬碟電路板上的晶片,確實晶片溫度十分高,但好像也不至於會出現失控的情況。

碰到這種情況,大家都認為硬碟壞了,再加上硬碟已經過保了,就只能更換新硬碟了。不過,這類故障的硬碟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損壞,而可能是一種表面假像。我們只需要做一下簡單處理就可以完全救援正常,把我們丟失的寶貴資料全部讀出。


  硬碟的工作原理:

  硬碟在讀寫資料時,主軸電機高速旋轉,在控制晶片的控制下驅動磁臂進行相應的動作,來完成資料的讀寫操縱。主軸電機的高速旋轉是在恆定轉速下工作的,假如硬碟供電電壓變化太大,就會引起硬碟轉速的改變,這時就會發生磁臂定位不准或錯誤,造成無法正常讀取資料或硬碟壞軌增加。主機在需要讀寫資料時, 只需要發出讀寫某一文件的命令到硬碟,詳細如何讀寫是硬碟自己執行的,這些操縱對於主機來說是不透明的。


  說得再明白一點,硬碟自身也是一部計算機,硬碟在啟動時,首先要讀取硬碟主引導區的內容,把硬碟的分區信息讀入緩存,再根據主機送來的信息去讀取目標操縱分區的引導區信息,把目標分區的引導信息內容進行解密,再接下來去讀取FAT表和根目錄,這樣就可以讀取目標分區中的任一文件。當硬碟找到主要所要讀寫的目標文件後,完成所需要的操縱就可以把執行的結果暫存在硬碟的緩存中,然後再向主機發出間斷哀求,繼而把結果送到資料總線上。這樣就完成一次主機的命令操縱任務。



故障分析:

  硬碟為什麼會在工作中資料遺失呢?

  硬碟工作時需要不斷的電壓和足夠的電流供給,假如電壓不穩或者電源提供的電流不足時,就會引起讀寫困難,硬碟『咔咔』直響,要麼找不到硬碟或者資料讀取困難,也可能表現為在工作過程中硬碟資料無法讀取等情況。


  這兩種情況一般是我們電腦所使用的開關電源功率不足或有故障纔會發生上述情況。對於電源提供的+5V和+12V電壓不穩的現象,我們可以使用萬用表測試來進行判定。過高和過低都不行,一般在10%波動之內都可以是正常情況。對於電源提供電流不足的情況,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主機所使用的硬碟、光驅及相關配置的多少計算出其滿負荷工作時所需要的功率,與我們所使用的開關電源功率比較。一般情況下,電源功率應該大於各部件最大功率總和的10%, 而不能使二者相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硬碟自身晶片故障,也可能電路損壞,再可能是磁臂斷裂。不外這裡所說的硬碟溘然『咔咔』響的問題既不是電源供電不足,也不是硬碟控制晶片損壞所致,而是硬碟電路板與硬碟碟體的磁臂供電接口部門接觸不良所致。該硬碟電路板與碟體供電相接部門不是採用插針或柔性電纜,而是採用壓接方式,由於硬碟長時間使用,再加上工作環境不好,電路板的接口鍍錫層氧化,碟體彈簧片氧化,造成二者接觸不良,導致磁臂讀寫時電機供電不穩,而讀寫異常,硬碟無法正常工作。


  故障解決: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拆開固定電路板的四個螺絲,取下電路板,向上拿起電路板,在電路板的接口一側會有兩排彈簧片,我們需要小心的用水砂紙將每一個彈簧片的觸點打磨光亮。同時將電路板上的對應觸點也要打磨光亮,然後再將電路板原樣裝回即可。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座落於新竹科學園區旁,致力於各型儲存介質內所存放的資訊系統及其相關資料救援.硬碟救援等工作,因資料遺失造成了不少使用資訊產品者的災難,且更嚴重影響公司各部門的資料整合造成鉅大的損失。且對於工業機臺所使用的PC硬碟有相當多的救援經驗。


創用 CC 授權條款


資料救援由資料救援服務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http://datatw2015.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的頭像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資料救援服務站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