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癥下藥,哪些資料可以拯救?資料產生問題主要包括兩大類:邏輯損壞和物理損壞,相對應的救援也就不同。邏輯損壞是指通過程式的方式進行資料修復,整個過程並不涉及硬體維修。而導致資料丟失的原因往往是病毒感染、誤格式化、誤分區、誤克隆、誤刪除、操縱斷電等。


    邏輯損壞的特點為:無法進入操縱系統、文件無法讀取、文件無法被聯繫關係的應用程序打開、文件丟失、分區丟失、亂碼顯示等。事實上,造成邏輯損壞資料丟失的原因十分複雜,每種情況都有特定的癥狀引起,或者多種癥狀同時引起。一般情況下,只要資料區沒有被徹底覆蓋,個人用戶通過一些特定的程式,基本上都可以順利救援。

    以最普通的刪除操縱為例,實際上此時保留在硬碟中的文件並沒有被完全覆蓋掉,通過一些特定的軟體方法,能夠按照主引導區、分區、DBR、FAT,最後文件實體救援的順序來解決;當然也應客觀承認的是,儘管資料救援程式有多細節性的技巧與難以簡樸表達的經驗,但是也的確存在現有資料救援程式無能為力的情況。假如硬碟中的資料被完全籠蓋或者多次被部門籠蓋,很可能使用任何程式也無法修復。


無法打開分區,提示『該分區未格式化』故障:正常使用時溘然某個盤符不能打開,提示『該分區未格式化』


    毫無疑問,直接重新格式化就能夠解決題目,所以假如這個分區裡沒有比較重要的文件資料等,小編強烈建議您直接格式化,既簡樸,但是假如裡面有比較重要的文件不能丟失的話,這裡還有一個捷徑,但是不一定都有效,大家可以找另外一臺電腦,將壞的硬碟當作外接硬碟在那臺電腦上,進入系統後看一下可不可以打開,假如還不行的話,那我們就要用到WinHex改寫DBR模板了。


    使用時建議將存在問題的硬碟作為外接。然後直接打開WinHex後選擇該硬碟,而不要選擇分區,這樣就能使用硬碟中分區表信息來處理分區,從而巧妙繞過DRB信息。接下來的任務就非常簡樸了,直接在右上方的『訪問』下拉列表中選擇DBR故障的分區,然後打開『起始扇區模板』。需要留意的是對於FAT32和NTFS分區,其尺度模板都是不同的,要看準了再選。


    分區被誤操縱格式化或者誤克隆


    當我們發現文件丟失或文件被同名文件籠蓋,甚至分區被誤操縱格式化以及誤克隆之後,就需要採用磁盤掃瞄的方法來進行資料救援。


    因為誤操縱而導致的文件丟失在軟件類資料救援中很常見,當在磁盤上刪除一些資料後,被刪除的地方只不外做了一個可籠蓋標記,資料並沒有真正被刪除。但是再次寫入的話,不一定立刻籠蓋剛剛刪除的地方,因此可以使用磁盤掃瞄的方法來救援資料,但資料一旦被其他資料所籠蓋,就很難做到將被刪除資料完全救援。


    這裡推薦大家使用Easy Recovery和Final Data。因為Easy Recovery和Final Data在針對分區表等故障時有著一套獨特的處理方法,可以自動使用內定的方式來掃瞄文件,因此結合起來使用往往可以帶來驚喜。


    EasyRecovery使用Ontrack公司複雜的模式識別技術找回分佈在硬碟上不同地方的文件碎塊,並根據統計信息對這些文件碎塊進行重整。接著EasyRecovery在內存中建立一個虛擬的文件系統並列出所有的文件和目錄。哪怕整個分區都不可見或者硬碟上只有非常少的分區維護信息,EasyRecovery仍舊可以高質量地找回文件。


    能用EasyRecovery找回資料、文件的條件就是硬碟中還留存有文件的信息和資料塊。但在進行刪除文件、格式化硬碟等操縱後,再對該分區內寫入大量新信息時,這些需要救援的資料就很有可能被籠蓋了!這時,不管如何都是找不回想要的資料了。所以,為了進步資料的修復率,就不要再對要修復的分區或硬碟進行新的讀寫操縱。假如要修復的分區恰正是系統啟動分區,就要馬上退出系統,用另外一個硬碟來啟動,然後在用程式進行回覆。


零磁道損壞,硬碟無法啟動


    對於磁盤而言,零磁道是最為樞紐的地方,由於硬碟的分區表信息就在其中。一旦零磁道損壞,那麼硬碟將無法啟動。實在零磁道損壞只是物理壞軌的特殊情況,所不同的只是損壞之處十分敏感。


    這裡推薦給大家的是一款名為效率源的磁盤訪問工具。它是目前對付壞軌時比較常用的軟件其特點在於能夠針對扇區進行複製。以一塊80GB硬碟為例,假如我們已經知道所需要的重要資料在最後一個分區,且最後一個分區的容量為20GB,那麼在效率源程式中直接讓起始複製扇區定位在大約70%的位置,終止位置為最後,這樣在複製過程中將會避開前面的部門。


    許多時候,物理壞軌都是連續引起,而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可能並沒有存儲在危險的壞軌上。然而操縱系統對於硬碟的讀取過程比較特殊,一旦存在大量壞軌就有可能無法識別硬碟分區。通過效率源軟件,大家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這些限制,而且該軟件本身就帶有強力複製功能和相應的校驗算法。


開機時突然斷電,重啟後找不到系統


    相信不少朋友都碰到過這種情況,在我們使用電腦是突然斷電,重新開機時能夠檢測到硬碟,但是不能進入到系統,或者提示『DISK BOOT FAILURE,INSERT SYSTEN DISK AND PRESS ENTER'。


    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硬碟主引導區故障,實在只需要幾分鍾便可以搞定。此類故障大約佔據整體軟件故障的30%以上,所以學會對付這類題目的解決方法可謂把握了一個有效的殺手鐧。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假如開機自檢後提示『Miss operation system'而且DOS下可以看到C盤完整內容,這也是屬於主引導區故障。


    對於這一類軟件故障,我們完全可以自已解決。大家可以用軟盤啟動系統。然後鍵入『C:』,看看能否讀取C盤的內容。造成這一情況比較複雜,根據主引導區破壞程度的不同,C盤能否被讀取也不能確定。假如C盤中的資料可以讀出的話,那麼大家只要使用Fdisk/mbr命令進行無前提重寫主引導區一般都能成功,而且可以留存原有的資料。值得留意的是,運行Fdisk/mbr命令時系統是沒有任何反應的,但實際上它已經起了作用,由於硬碟分區表的資料量很小,寫入時間幾乎讓人感覺不到。


    當然,即便不能讀取C槽,我們也可以使用Fdisk/mbr命令。事實上Fdisk/mbr的作用十分顯著,也能對付一些主引導區病毒,大家可以好好利用,這堪稱是對付硬碟在BIOS中可以識別而DOS下無法操縱的第一件工具;除了Fdisk的這一躲藏參數,大家還可以使用Fixmbr這款DOS下的小工具。在DOS下直接執行該文件之後,系統會自動檢查分區表結構,經由用戶確認之後,它就開始自動修復。與Fdisk/mbr命令比擬,Fixmbr具有更好的效果,良多Fdisk/mbr命令不能解決的主引導區題目都能被它輕鬆搞定。


    使用PQ Magic合併分區,文件丟失


    故障:硬碟空間分配不公道,使用分區軟件從新分區,或者合併分區,導致文件丟失,或者無法打開。


    這種故障一般都是分區表錯誤引起的,分區表故障在各種軟件故障中也屬於常見的,這裡推薦大家使用由我們國產的DiskGenius軟件。該軟件可以直接在純DOS環境下運行,而且採用直觀的中文界面,因此它對於英文不好的用戶而言是最佳的選擇。


    將DiskGenius軟件複製到DOS啟動盤之後可以直接運行,進入DiskGenius的主界面後,按下F10就能輕鬆地自動救援硬碟分區表,而且這一招非常有效。DiskGenius將首先搜索0柱面0磁頭從2扇區開始的隱含扇區,尋找被挪動過的分區表。然後搜索每個磁頭的第一個扇區,其中搜索過程可以採用『自動』與『交互』兩種方式進行。


    自動方式合用於大多數情況,建議大家選擇這種方案。通過以上對主引導區以及分區表的修復,大家纔可能讓一個遭受嚴峻破壞的硬碟得以在Windows下準確看到分區,進而為其他操縱打下堅實的基礎。


    手動修復:在部門情況下,可能任何軟件都無法找到備份的分區表,此時只能手動修改。手動修改將完全憑藉經驗,在WinHex等軟件下直接操縱分區表資料。使用WinHex打開磁盤後。其中從『80』開始到『55AA'結束的DPT硬碟分區表相稱樞紐,我們這裡截圖展示的硬碟分區表是完好的,因此並不需要修改。


    但是對於一個已經被破壞的分區表而言,其結束位置可能完全錯亂,此時大家可以通過尋找下一個『55AA'標誌來確定,由於下一個分區開始的位置向前推移一個扇區就是上一個分區的結束的位置。根據所得到的磁頭、扇區和柱面數字再折算成16進制,然後使用WinHex回寫即可。此外,在尋找下一個『55AA'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良多乾擾項,建議根據硬碟分區的容量結合判定。手寫救援分區表的整個過程需要擁有大量的實戰經驗,大家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


創用 CC 授權條款
資料救援由資料救援服務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http://datatw2015.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的頭像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資料救援服務站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