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RAID?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即為獨立磁碟容錯陣列,或簡稱磁碟陣列。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碟(物理硬碟)按不同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資料冗餘的技術。組成磁碟陣列的不同方式成為RAID級別(RAID Levels)


為什麼要選擇用RAID?
因為需要在硬碟上保存大量資料(例如 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 ,若採用 RAID 技術將會很方便。
採用 RAID 的主要原因是:
• 增強了速度
• 擴容了存儲能力(以及更多的便利)
• 可高效恢復磁片

但是組裝的RAID控制卡價位有一萬多到十幾萬,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再加上受硬碟容量大小必須相同的限制,所以有些玩家會用各作業系統的設定,自己總裝一個RAID,稱為"軟RAID"

硬RAID:通過用硬體來實現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比如:各種RAID卡,還有主機板集成能夠做的RAID都是硬RAID。
軟RAID:通過用作業系統來完成RAID功能的就是軟RAID,比如:在Linux作業系統下,用3塊硬碟做的RAID5。


補充:RAID 也有全軟、半軟半硬與全硬之分。


全軟RAID 就是指RAID 的所有功能都是作業系統(OS)與CPU 來完成,沒有協力廠商的控制/處理(業界稱其為RAID 輔助處理器──RAID Co-Processor )與I/O 晶片。這樣,有關RAID 的所有任務的處理都由CPU 來完成,可想而知這是效率最低的一種RAID 。

半軟半硬RAID 則主要缺乏自己的I/O 處理晶片,所以這方面的工作仍要由CPU 與驅動程式來完成。而且,半軟半硬RAID 所採用的RAID 控制/處理晶片的能力一般都比較弱,不能支援高的RAID 等級。

全硬的RAID 則全面具備了自己的RAID 控制/處理與I/O 處理晶片,甚至還有陣列緩衝(Array Buffer ),對CPU 的佔用率以及整體性能是這三種類型中最優勢的,但設備成本也是三種類型中最高的。


一、性能
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用RAID就是為了提高性能。從理論上說,使用RAID0可以獲得使用單硬碟雙倍的速度,用軟/硬RAID0都可以接近這個速度。使用軟RAID的CPU佔用率要高一些,所以在性能上,硬RAID要領先。


二、穩定性
做RAID是為了追求性能,所以一般使用7.2k轉或者10k、15k轉的硬碟。而市面上主流7.2k硬碟的發熱量普遍較大,同時在主機殼裡放上兩塊,散熱就已經是個問題,更何況是三塊。畢竟穩定壓倒一切,要是硬碟被燒燬就得不償失了。況且,有些主機殼根本放不下三塊硬碟。因此使用硬RAID的穩定性要高一些。


三、相容性
目前主流的伺服器新版作業系統基本都支援軟RAID,但是如果作業系統出了問題,軟RAID就掛了。硬RAID的相容性要好很多,萬一系統出了問題,做系統維護、資料恢復也方便多了。


四、安全性
軟RAID安全性不好,當有一塊硬碟損壞時,它不能實現重建的功能,而且它的侷限性也很在,而硬RAID有硬碟丟失時,它可以實現重建,以及如果RAID卡損壞時,它可以通過更換RAID卡,實現不丟失資料的功能。


以上分析,雖然軟RAID成本費用都較低廉、方便、簡單,但再性能、安全、相容等等來看,軟RAID的資料危險性還是相當高的,若預算夠的話。


創用 CC 授權條款
資料救援由資料救援服務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http://datatw2015.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的頭像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資料救援服務站

    晟誼科技資料救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